近期,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,完成了对福建自贸试验区六周年建设成效全面总结评估。上海社会科学院评估组认为,“六年来,福建自贸试验区通过重点疏解制度堵点、强化系统集成功能、深度服务国家战略,成功打造了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‘福建样本’”。福建自贸试验区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,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,积极推动由商品和要素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,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、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,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。
——实现自贸试验区建设预期目标
(一)《总体方案》《深化方案》任务全面落实。经过六年多建设,福建自贸试验区《总体方案》和《深化方案》明确试点的322项任务中,已实施307项,完成率达到95%。贸易自由化水平全面提升,投资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增强,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基本形成。
(二)改革创新和成果复制推广树立全国标杆。2015年以来,福建自贸试验区共有34项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,占同期全国的31%,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走在前列。7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“最佳实践案例”,数量全国最多。
(三)区域经济发展载体与引擎作用充分显现。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任务的坚实基地。六年来,区内累计新增企业、注册资本、税收年均增长、进出口年均增长率等指标,均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水平。
(四)积极对接“一带一路”中彰显福建作为。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强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”建设,扩大与海丝国家的双向投资,加强“一带一路”贸易往来,积极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,开创了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的新空间。
此外,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应对疫情中“引”外“安”内维稳不停步,积极推进扩区升级促进提质增效,为“十四五”期间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——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凸显自身特色
(一)突出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性。福建自贸试验区通过横向拓展、纵向延伸、疏通堵点等措施,整合形成了投资体制改革“四个一”、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等一批内容更丰富、功能更完备的制度创新经验集群,有效解决创新举措“碎片化”问题,提升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调性。
(二)突出产业平台建设的专业性。福建自贸试验区高度重视产业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,把平台建设作为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“先手棋”。出台重点平台提升行动方案,推动物联网、基金小镇、航空维修、进口燕窝、两岸影视基地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平台做大做强。发挥“保税 ”“金融 ”“互联网 ”等政策优势,加快培育发展物联网、跨境电商、融资租赁、离岸贸易等一批新业态。
(三)突出“海丝”枢纽的立体性。启动全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“丝路海运”平台;中欧、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突破1000列,形成“海丝”与“陆丝”无缝连接。丝路投资、丝路贸易稳健发展,“丝路电商”海外仓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。
(四)突出营商环境优化的超前性。从建设法治社会、服务型政府入手,打造了法治化、国际化、市场化的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主体活跃度。制定全国首张风险防控清单,明确55个风险点和88条防控措施;首创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、企业送达信息共享、涉台涉自贸试验区纠纷法律查明、税案“双查”等机制,有效提升法治营商环境。
(五)突出两岸深度融合的全面性。发挥沿海近台优势,突出以通促融、以惠促融、以情促融,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。先后引进30多项首创性台资项目。首创台企台胞征信查询业务和“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”,直接采信台湾职业资格95项。
——贡献大量“福建样本”和“福建经验”
(一)产业精:做事做强特色平台。福建自贸试验区坚持制度创新和产业功能培育相结合,打造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基地,通过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、差异化布局各片区优势产业集群等手段,推动福建省的产业链、价值链、供应链进入全球高端行列。
(二)理念新:紧盯先进大胆创新。福建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营商环境系统化建设工作、树立“店小二”式政府服务思维、建立复制推广创新成果评估机制,主动求变发展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,坚持定期评估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。这些创新理念,为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(三)机制活:“点穴通脉”自我革命。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,十分重视避免简单复刻“上海经验”,以新业态倒逼制度新突破,积极弘扬“马上就办”务实精神,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“机制活则满盘皆活”的期望和要求。